首页 半亩方塘**文集 下章
在亮处行走
 在亮处行走几乎是⺟亲每天都要和我说的一句话,我有个每天坚持散步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全要归功于⺟亲,因为我每天都要看她老人家,这样⽇子长了也就顺便把散步的习惯养成了,这句话是在⺟亲每次送我出门时说的,⺟亲每次送我出门的时候都要亲手为我打开楼道口的灯,并叮嘱我一句,早点回去,别太晚了,在亮的地方走。

 是啊,在亮处行走,⺟亲认为,她的儿女不管走多远,走到哪里,只要是在亮处,她的目光总能够得着他(她),⺟亲是放心的,她的孩子是‮全安‬的,一旦⺟亲察觉她的孩子行走在黑暗境地的时候,她內心的恐惧不亚于在黑暗中游走的她的儿女,而此时的⺟亲最想做的是将她化为一粒火种,为她的孩子驱散黑暗,给他们光明,让她的孩子不要害怕,哪怕这种光是微弱的,但也耗尽了⺟亲所有的能量,⺟亲要让她的孩子重新回到自己的视线里。

 在亮处行走,⺟亲的这句话其间也蕴含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要正直,要堂堂正正地做人,我想大多数的⺟亲最关心她的儿女不是⽇后能否成才,而是能不能成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为人⺟,我能深深体会到一个⺟亲的用心良苦,孩子周围环境的黑并不让⺟亲觉得太可怕,⺟亲最害怕的是她的孩子內心的世界长期处在一个黑暗的境地里,并由此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和行为,那会让⺟亲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亲的一生是从亮处走过来的,在⺟亲的⾝上没有耀眼的光环,⺟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亲只是把她的一种本能,对她儿女的舐犊之爱释放地淋漓尽致,而可贵的是⺟亲在给她儿女所有的爱中,唯独没有溺爱,这是我非常感⺟亲的地方。⺟亲一生共养育了四个儿女,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亲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亲不但要靠⽗亲那点微薄的收⼊持着⽇子,还要负责教育她的孩子。记得⺟亲没事的时候和我念叨的一件事,⺟亲说她在生我三哥的时候,家里穷,在“月子”里的⺟亲本没什么用来补⾝体的,我的二哥心疼⺟亲,出去玩回来后,也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顺便把别人家的一只正在生蛋的抱回家了,说给⺟亲炖汤喝,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我,⺟亲也没有跟我说她是怎么教育二哥的,从⺟亲口中我只知道那只⺟亲没有吃,又让二哥给送回去了。

 ⺟亲现在已有八十⾼龄,儿女都已成家,我和哥哥们都从物质上尽力去报答⺟亲的养育之恩,让⺟亲在晚年过上⾐食无忧的⽇子,而⺟亲一生勤俭,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但⺟亲绝不是吝啬之人,⺟亲乐善好施,记得我读⾼中的时候,家境稍稍好起来,家里做点好吃的,⺟亲就会让我带点给我的那些来自农村家境贫穷的同学,以致后来⾼中同学聚会时,见到我第一句就问,你⺟亲现在还好吗,哪天去看看她老人家,她们的好意都被我婉言谢绝了,因为我了解⺟亲,⺟亲当时所做的这些,并没有想过她们⽇后有所回报,她们这样做只会让⺟亲觉得不安。我想到我曾在书上看的一句话,一个人重要的不是你被人怀念的时间有多长,重要的是谁在怀念你,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要怀念你。

 在亮处行走,这些年来⺟亲的这句话犹如一盏灯,照着我心灵的角角落落,我知道终有一天⺟亲会离我而去,今后不管⺟亲在哪里,我只要行走在亮处,⺟亲的目光总能够得着我,我也知道⺟亲的恩情我永远报达不完,我唯一能做的是,在亮处行走,让⺟亲放心。  M.ucCxs.COm
上章 半亩方塘**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