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道公
“穿起道袍舞起

,胃口不论牛和羊;但愿人家⽗⺟死,好把铙钵将咚将。”我时常注意起这几句民间顺口溜,这种兴致和⽗亲有关。⽗亲是村子里混得比较响亮的人物,是“斩妖捉怪”的总司令。村里十一个小道公都团团地围着他,拜他为师。
我家因为⽗亲而变得独特起来。⽗亲是戴着眼镜的长衫式人物,像旧时的秀才,从来不和我们提起农活的事,四体不勤,五⾕不分,总是担心这样会耽误了他的道公大业,所以家里大小活儿全是⺟亲一人扛着。有一次⺟亲真的病了,我去给⺟亲抓药,路上有人跟我说:“你妈那是累的,太

底下晒一天都不歇歇,铁打的也会垮呀!”有的还赞叹着说:“你妈能⼲着呢!收稻子顶个大男人,一百多斤的杂粮挑在肩上,气都不歇…”那时候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烁着⺟亲挑担子的情形,她一定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是把⾕子搬进筐里,盛得満満的,然后往肩上搭着一条扁担,黝黑而油亮的扁担,垂着它两边的钩子,稳稳地吊住两边的罗筐,便拄着双脚,劲使

起

板,便摇摇晃晃地上路了。那一刻⺟亲一定汗流満面,一定是累得不行,她完全可以希望⽗亲帮她一程。但她心甘情愿,她永远不会。难怪乎,她总是说:“他有他的正经活。”是的,家里养猪用的⽟米,家里所食的⾁和用的零花钱,尽是⽗亲搞道公捞到的。
⺟亲觉得自己忙着累着是值得的,倒是希望⽗亲那里客人越多越好。据说梦见蛇咬或失火会发财,于是每有这样的夜梦,⺟亲会津津有味地跟我们宣扬半个早上的。这样的⽇子往往是⽇历上的“吉⽇”⽗亲更是忙个不停,不是有人上门求卦问鬼,就是有人请他出去“除鬼敬神”有些天甚至跑过五六户人家,一天下来,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我们常笑他“⽇理万鬼”比家国总理还忙,一天到头,⽗亲那油腻腻的⿇布包里会盛上几斤⽟为,几十块零票,还有那些我们已经吃得⿇木了的臭⾁或淹过大量盐巴的猪⾁。我家因此向来很少买食用油,当然也吃不上新鲜的东西。旧的臭⾁吃完了,新的臭⾁又来了。臭⾁常常吃不完,盐巴于是成为它的处理工具。与其说我家六口人习惯于臭⾁生活,不如说我家已习惯于盐巴生活。这尤其⿇烦的是,在别人家吃饭的时候,主人特别为我们准备一小碟盐巴以供醮用。
⽗亲对死人司空见惯,对死亡也是很⿇木。他从不和我们谈起这种我们认为可怕而他视若寻常的消息,对于鬼神更是出奇的“保密”向来免谈,更怕我们打听,也不希望我们兄弟以后继承他的“道业”惟担心我们学业无为。平⽇,⽗亲更愿意跟我们谈论家国大事和世界形势,克林顿的丑闻,萨达姆的下落,非典疫情,朝核问题,这些都成为他公开和我们争辩不休的话题。
⽗亲认为,做道公要有较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做好,因为道书是成批成批的要求你背诵。⽗亲一有空就摊起道书有声有⾊地朗读,不亚于古人头摇摆耳地昑诗的情景。这里还流行一个特别的风俗,正月初一所做的事会无形中影响一个人这个年头的作为,所以这天⽗亲努力做好事。第一件事当然是凌晨朗读道书,以示对道家祖师爷的敬意;然后,⽗亲会替人家算命,问鬼,都是免费的。据说这天哪个道公起

得越早,并且读道书声音越是响亮,谁年里就越是获益。除夕之夜,⽗亲索

不觉睡,他穿起道服,端庄地盘坐在祭台边,戴着一幅老花镜。⺟亲会不怨其烦地配合着,帮他打理道书呀,摊在⽗亲面朝的祭台上呀,上香斟酒呀,忙个不停。末了,⺟亲会搬来一张小椅子,烦躁地端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注意着挂钟。所有的人似乎都在等待凌晨那一刻的钟响…前几天,⺟亲又电话给我,催着买个秒表回去,说是家里那个挂钟似乎有点问题了。⺟亲显然很担心,说要是到最后那一刻,那破钟突然不走了怎么办?…言归正传,一般时间一到凌晨,⺟亲会倒计时地提醒⽗亲读读那些道书。据说,这年头,我家的那两个小侄子也跟着起来读书了,当然是现行学校教科书的內容,⺟亲说,这对他们是有益的,要是我们兄弟当年也跟着早起读书,现在⽇子可能没有那么难混了。我从不想知道⺟亲说得是否确切,但想着每年正月初一凌晨的情景,村里十几个道公和他们孙仔晨读的情景,內心不噤觉得喧嚣起来。
⽗亲⽑笔字写得很好。再加上他的对联功底,逢节过年的时候就忙个不停了,直至村里家家户户都贴了新楹联。这书法的功力,当然源于⽗亲长年累月反复着抄写道书。抄写越多,越表示对鬼神的敬重。但⽗亲对鬼神的态度似乎也并不那么谨慎。村里人有病了,或者家畜不吃食物,⽗亲会被请去驱除琊鬼的。但令我不明⽩的是,⺟亲或我们谁不舒服,⽗亲会催我们去找医生,从来不考虑到做“法事”他说问鬼当然有鬼,鬼是人算出来的,甚至拿一块丑石来问卦,也会算出一段鬼与妖的故事。鬼是人的心病。⽗亲指着自己的道袍和面具说:“但我就是靠这些东西吃饭的,心里没有一点鬼是说不过去的。”说来道公也是混饭的。可现在科学越来越发达,相信⽗亲的人也⽇渐减少了,道公的光景并不如从前。难怪⽗亲这段时⽇満脸忧郁着,精神颓唐得很,久不久便问我一句:“现在开个中药铺怎么样?”我觉得诧异。⽗亲意思是说,相信

信的,就给他弄点法事以驱妖捉鬼;信奉科学的,就给他抓药治病。⺟亲无精打采地摇头摇,叹息着:“想不到,我们家祖祖辈辈做道公,到你⽗亲这一代竟落到这天地。”
对知识的痴

使我与佛道无缘,对于⽗亲的“道业”总觉得无所谓。⽗亲也不愿和我们谈起他的事,也许他早就料到我们这一辈该信奉什么别的东西,这其中的线线网网,也许包含着⽗亲不让我们兄弟继承他道业的缘故吧。
M.UcC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