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战争后的思考
持续一个月的美伊战争,终于随着伊拉克导领人萨达姆的神秘失踪而告一段落。
在这场战争中,国美以伊拉克蔵有大量生化武器为由,协同英军国队,发动了一场非正义的略侵战争。在长达一个月的战争中,美英军调用了大量军力,以推翻萨达姆为主要目的,从外向內对巴格达实行包围。在战争中,两军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最主要的受害者是伊拉克的无辜百姓。伊拉克民人流离失所,陷⼊苦难之中。
战后深思一下,不免产生不少的思考。
思考之一:从美伊问题新提案看未来世界全安动向
事件起因:5月9⽇,国美与英国和西班牙一道向联合国安理会提

了一项旨在立即解除对伊拉克制裁的新决议提案。该提案完全绕过了以往的安理会决议,在对伊武器核查没有明确结果的情况下避开了中止制裁的过渡

阶段。这项提案不但牵扯到对伊制裁、人道救援和重建等复杂的经济问题,更涉及到一些战后伊拉克权政安排的敏感政治问题。可以预见,未来安理会必将围绕这一新提案展开新一轮斗争。
新提案有三处关键:1、要求立即解除对伊制裁,从而避开了令布什府政头痛的对伊武器核查问题,等于废除了以核查负责人报告和长期核查监测机制的正常运作为中止制裁前提的1284号决议;2、提案中的4个月內逐步取消“石油换食品”计划的条款顾及了法、俄两国在计划下固有的利益,给了两国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兑现已签订的合同。4个月后国美则可从联合国手中接管伊拉克石油出口收⼊的支配权,这样既保证了国美的长期利益,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提案遇到太大阻力;3、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伊拉克问题⾼级协调员,还要求安南与世界行银和际国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组成伊拉克援助基金际国顾问团。但提案没有对联合国协调员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这样,国美总统及⾼级员官近来承诺的联合国在战后伊拉克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不过是“顾问”而已。国美所“期待”的战后维和困难,也就得到了不少的缓解。
我认为:国美等提出解除对伊制裁的新提案有两个目标。主要目标是寻求经济利益,通过解除制裁为未来的伊拉克权政在经济上松绑,便于国美通过由自⾝主导的伊拉克贸易兑现战争带来的利益。其次是在争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利用新提案在未来对伊政治安排问题上试探一下安理会其他成员的意见,以便回避核查问题,最终废除不符合当前国美利益的安理会决议。
面对国美的一系列要求,其实真目的已经暴露出来。在对伊制裁和“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利益被牵扯得最多的是法国和俄罗斯。法国由于曾挑头阻止美英争取动武授权提案而损伤了法美关系,因此现在显得格外谨慎并在安理会斗争中表现出相当的灵活

。与法国相比,俄罗斯在对伊制裁问题上显得相对強硬,不但要求恢复核查,而且要求安南在伊拉克合法权政成立之前代管包括签订新合同和分配收⼊等事务。
其实,不论是法、俄还是其他安理会成员,在面对安理会围绕制裁和战后重建等问题展开的外

斗争中,都不得不考虑伊拉克民人的现实需求和安理会团结。
与伊战前的外

斗争形势相比,国美在下一步安理会斗争中面临的庒力较小,除对新提案持保留或反对意见的家国难以形成外

团结外,时间、军事行动结果和伊拉克人道局势都对国美有利。
同时,国美已宣布取消对伊制裁。如果法、俄因不愿意国美完全掌控伊石油贸易,而在新提案中纠

,国美则乐于在谈判桌上奉陪的同时坐享伊石油贸易的成果。
国美在军事上迅速推翻萨达姆权政的战果和伊拉克民人面临的人道灾难将成为美在今后安理会斗争中的两大王牌。国美对伊军事占领已成事实,所以美军大可以以“履行占领方的义务”为理由,达到自己的实真目的。伊拉克民人面临的严重人道危机更是布什府政手中的一张王牌,伊拉克已遭受13年的制裁,民人

受苦难,现在国美宣称自己推翻了萨达姆的残暴,从政治上“解放”了伊拉克民人,又提出通过解除制裁帮助伊拉克民人摆脫经济危机,联合国任何一个成员在这时给解除制裁提出问题,都必须考虑人道意义上的后果。这使国美进一步达到目的占了主动权。
从这件事情不难看出,国美在战后要为完成自己实真的目的而展开斗争了。先从联合国下手,避免了安理会对其无理由发动对主权家国的战争而接受的制裁。接着再一脚踢开法国、俄国,准备独享战后果实。同时还手握两张王牌,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的⾝份从一个发动战争的罪人转变成了解救民人的功臣。由此可见国美的野心。这为将来世界和平埋下了隐患!
思考之二:国美所谓的“主民”与中东地区的现实
国美对伊之战,主要是实现推翻萨达姆权政的目标。但国美想要的非止于此,在伊扶植一个亲美的“听话”新权政才是国美对整个中东地区实施“主民”改造的第一步计划。
向全世界推行国美的一套主民价值观,是小布什府政的一大

本国策,已经写⼊了去年9月发表的《国美
家国
全安战略》报告之中。国美在开战之前就已宣称,它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主民”的样板,进而整合整个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为建立一个国美统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这次伊拉克战争轻易取胜,更是大大地振奋了五角大楼在中东地区推进主民的信心。
但中东地区能否接受这美式的“主民”?让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国美占领伊拉克,并在那里扶值一个亲美权政,必将引起两大邻国——伊朗和叙利亚的強烈议抗。这两个家国去年同时被国美列为资助恐怖主义的家国,上了国美核打击潜在国的名单。邻邦伊拉克被国美占领,不能不令他们有

亡齿寒之感。国美频频指责叙利亚窝蔵伊拉克⾼级员官,帮伊蔵匿并发展大规模杀伤

武器。这场战争的结果对伊朗则更加不利。它已被亲美的三个邻国所包围,不安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这两个家国都最坚决地要求国美立即从伊撤军,并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一个国美一手扶持的亲美权政。
除了这两个家国,其他阿拉伯家国,如沙特、约旦、科威特和埃及等也不会


国美对本地区进行所谓的“主民化”改造。他们的政治文化与历史传统、以及宗教信仰与西方所谓的主民价值观即使不是格格不⼊。因此,要想在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家国推行西方主民绝非易事。无论从王室的既得利益来说,还是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要让这些家国接受“美式主民改造”都无异于缘木求鱼。其导领人虽然较为亲美,但不大可能抛开既得利益,并违背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而热衷于配合美式“主民”整合。
一个由国美扶持的、主民的伊拉克府政能否赢得周边家国的支持与合作已成为问题,更不要说它们自己被迫接受国美对它们的主民改造了。阿拉伯家国大都声明将不会承认一个由国美
府政一手扶持的伊拉克权政。如果国美自以为是,在中东強行推行国美式主民,其结果很可能是在那里引起更多的动

,在那里播种下更強烈的仇美情绪。国美将

来际国社会对他更加的不満!
然而,为经济和战略利益所驱使,因轻易取胜而陶醉的国美,正变得盲目与耳聋,它不会认真听取国內外善意批评者们的劝告与意见。它的手已经触及到中东油库的总开关,要它缩手已不大可能。它已在伊站稳脚跟,再努努力就有可能在这个战略要地促成伊拉克——以⾊列——土耳其结成一个亲美金三角,要它放弃这个称霸中东,从而称霸世界的机遇是不可能的。这也充分反映了国美妄图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
思考之三:没悬念的战争却充満悬念的后果。
由于美伊战争

战双方军事力量悬殊,伊拉克战争基本上成了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却充満悬念。
随着战后形势的⽇益明朗,最近世界各大经济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3%以上,受战争影响最大的是国美经济。战前,消费者信心指数受到很大影响,这对经济复苏不利。由于形势趋于明朗,际国油价下跌,国美股市开始反弹,美元汇率走強。国美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有利于经济增长。
m.uCC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