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无弦字无声
在当前社会里,货币正在奠定它在人类社会中从未有过的至⾼无上的地位。在这喧嚣芜杂的都市,面对文化精神的失落,****对纯粹的消解,人如何才能从文化心理升华出超然的人生境界,在现实中顽強地自我省察、自我检视、自我救赎?杨绛认为要做到“万人如海一⾝蔵”、“怨而不怨,哀而不伤”、“心态之争与中和之美”首先应该“自己重自己”
可是这种“消失于众人之中,如⽔珠包孕于海⽔之內,如细小的野花陷蔵在草丛里,不求为‘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的超然,并非人人皆可以领略和有条件做到的。
——题记 【一】
时常在一人独处时保持一种写作者的姿态。
素琴无弦字无声。生活在文字的奇妙空间里,骨髓里的诸多元素在这些平凡的时空漫溢着,

恋词语的力量,并望渴每一个词语都在笔下散发出

人的光泽和悠远的诗意。用散文、随笔、诗歌、杂文等抒写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沧海桑田全装在素笺里。
寒意侵人,舒张⾐袖,挡住那一方寒气。在百合盛开的电脑桌前静静地坐着,柔柔的十指,随思绪的飞扬在键盘上舞动着。虽然
素琴无弦字无声,但与亚*索尔仁尼琴创作《古拉格群岛》时的写作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堂了。
这是多么美丽的时刻,就像在风里穿行时,看到开到极致的花朵忽然的凋零,一些思想,轻轻地就⼊了舂⽔深处,有着柔软的怜惜。那些没有生命的文字也在眸里变得清澈而温暖。
【二】
一片喧嚣归于静寂,没有了⽩⽇风驰电掣的匆忙。清澄的月光似乎有一种大巨的魔力,让人放轻了脚步。居于⽔边,坐看云起,⽩云托着皎皎的明月,照得世界一片清明澄澈,脫尽尘宰。苍凉幽咽,浸

了柔波清越且浑厚,带有一种说不出的穿透力。
置⾝于广袤的世界之中,宛如一棵树,不管枝叶如何在喧嚣的时代里摇曳疯长,

子也必须静静地扎在黑暗中,汲收养分和⽔。我的树

永远是文字,是那在字里行间灵感闪烁的思想。
指间运劲,风雨冷雪澌声与墨溅之声,飒飒作响。从十二岁开始,就这样一路断断续续地写着。灵魂在字里行间游走,仿佛是一个无边海岸的守望者,收获丰硕又伴含泥沙。
思绪悄悄涌上,在这浮躁的世界,坐在这清寂的夜风中,用悠缓的调子,娓娓诉说一种彻悟后的深情。
想起在三千多年前的盲诗人荷马写的《奥德赛》的某些片段:“茫茫汪洋中的魔岛,纯美的女妖披散着长发,边啃嚼累累⽩骨,边含泪歌昑凄婉绝伦的恋曲。过往船只上的⽔手,无一例外地落⽔,应着波光粼粼的旋律,凫向死的彼岸。唯有主人公因事先接受了神的忠告,让堵住双耳的部属将自己缚在桅杆上过关。当魔岛终于从海平面上消失,他还在泪⽔盈盈地回望,感受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拒绝

惑的遗憾,浸润在歌中的极其舒服的自毁的毒

使他此生形同行尸走⾁。”
【三】
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一个最真的梦想。每一个人的心中也都会有一片黑暗时光或一团希望之火,它们会时常左右着人的心情,和左右着我们待人处事的态度,甚至会改变人的一生。
也许随着时间的变迁,现实的磨砺和我们的成长,这样的梦想会逐渐褪⾊,变得遥远而模糊。但只要机遇垂青,它就会从记忆深处浮上⽔面,应和命运的呼唤。
素琴无弦字无声。凭着对生活的直觉和纤细的情感用文字来发掘普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述个人生活中的一些情感,在随意偶然中包含更多的自己的经历,但决不是那么的宏大或者満是哲理,不是那么刻板或者韵律谐和。只是想以自己一名知识女

的立场,以真切的人生体验、充満忧患的意识,给自己的作品打上強烈的、质地纯粹的个人印记。
一直以来有个愿望,就是有朝一⽇不再执教金融,到某所重点大学的中文系任教。我想自己此生无法用意志抗拒这一美妙

惑,就好似与《奥德赛》之中的人物如出一辙,本能地巴望神魂颠倒地自毁。
【四】
素琴无弦字无声。静谧的夜里除了写作,还喜

读那些从学院图书馆借回的诸多前人的文学作品。经常读汪曾祺和沈从文那些以“含情的微笑”来看世界、且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也展示了丰厚学养和人格风范的散文。“⼊妙文章本平淡,出俗神品原无⾊”——国中文学有冲淡神逸一格,汪曾祺和沈从文的散文就像泼墨写意的山⽔画,是我一直都喜

欣赏的。
就如汪曾祺曾袒言的那样:“我大概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大,‘温柔敦厚,诗之教也’。我就是在这样的诗教里长大的。”因此“我是更有意识地昅收民族传统的…我追求的是谐和。”
但这个喧嚣的年代,尤其是在这个货币横行的时代,⾝置都市,比任何时候都浮躁。
【五】
金融专业是门大杂烩,里面囊括了行银、证券、险保、房地产、际国金融、际国贸易、财务会计等知识。
在给生学讲授金融实务

作时,为了训练和提⾼他们的实践能力,我经常会教他们一些与⽇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比如说教他们在参加工作后,如果每个月的房租超过三百元,便可以在所工作的城市买一套首付只需几千元、每月按揭几百元,且地段好、

通便利的小户型房子;又比如说毕业班的生学经常考各种各样的证书,需要买各种试考专用书籍,因为那些试考专用书籍考过之后便没有用了。我告诉他们节约成本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班费买一套书回来,然后复印,每人至少可以节约百分之六十的成本…
我还教他们各种各样钱赚的方法,所以我的生学很快就能够活学活用。还没有毕业一个月便赚几千元的并不希奇。
【六】
西美尔说货币可以“洗心”在当代社会中,人心已经“汇⼊货币的汪洋大海”
为了提⾼生学的就业率,时常有意或无意地教生学们如何磨去他们的锋芒,牺牲个人爱好,以便适应社会的需求。
2005年5月的某一天下午,我正在多媒体教室给大三的生学上《金融学》,课间休息时,一位2005届的当时还没有毕业的生学来

毕业论文初稿请我修改指导,同时带来了一本国中工商行银的活期存折,翻阅给我看。并且当着台下一百多位比他低一届的同学的面,向我连声道谢,因为2004年下半年,我在担任他的金融管理与实务课教师时,开了张险保专业的书单给喜

文学的他,引导他往险保专业发展,并要他考取了险保公估人和险保经纪人,结果他还没有毕业就拿到五千多元的月薪。
他奋兴地对我说,一定要请我吃顿丰盛的大餐。可我没有去吃他的丰盛大餐,只是淡淡地对他说了一句:“祝贺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心底的波浪却是万般起伏…
忆起自己第一次涉⾜股市时,字越写越少,成天苦思冥想的是怎样钱赚,当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六千元的资金投⼊,在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赚了八万一千二百六十二元时,比他更奋兴。
【七】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文学艺术反而趋向于消亡”——这是黑格尔当年做出的一个判断,曾被称作文艺美学中的“黑格尔难题”感

、情感、直觉、个

、人格⾊彩、独创精神以及心灵深处那些幽微奇妙的震颤悸动,该是文学之所以是文学、诗歌之所以是诗歌的基本的、內在的属

,或者套用一下佛家的用语,即诗的“自

”可是在现代社会里,一个強大而又严密的货币体制却釜底菗薪,菗去了文学赖以是其所是的“自

”
联想到当今的优秀女诗人,现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王小妮,在写《放逐深圳》系列散文时,正“生活在”、或换言之是“被放逐在”深圳那个前卫、浮泛、嚣

的现代化城市里。她在《独一无二的人》中思索着那些“我们人类的异体

在哪里?你不同于别人而鲜明独特的灵魂在哪里?你与你躯体相搭配的思维个

在哪里?”等问题的时候,周遭纷繁芜杂的生活现象于她,一定有着深刻切肤的痛感。
和她一样,我也有着诸多的感受。因此,几乎在给每届毕业班的生学上金融管理与实务课时,都会这样对自己的生学说:“金融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最嫌贫爱富的行业。虽然我读了MBA金融研究方向的硕士,还成为一名金融专业的大学教师,却和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样不喜

这个学起来枯燥乏味且最势利的专业。当年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完全是家人的决定美其名为好就业,还可以创办自己的事业。尽管自二十岁毕业后,换了好几家单位,但换来换去,职业无非就两种:即总是管别人的钱及数别人的钱;或教别人怎样去管理别人的钱和数别人的钱,总之,都离不开‘摸ney’一词,这与自己的梦想简直差之十万八千里。
按照国美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总结出的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复杂人假设等人

的四种假设理论。
可现实是一把无情的雕刻刀,会不断地磨砺掉我们的棱角;社会则更象是一把魔剑,经常斩光我们的锋芒与幻想,直至塑造成生活中无棱无角的我们之后,还不肯善罢甘休,就此罢手截止…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如经济人假设一样去选择职业或生存,并总是无奈而又被动地在组织的

纵、

励或控制之下,完全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因为我们在经济人假设状态下,人没有任何的经济基础,时时为生活担忧着,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工作,并总是无奈而又被动地处在组织的

纵、

励或控制之下,完全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除了经济人假设外,至于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复杂人假设,都是必须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人们只有在无须为生活担忧,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下,才能够有选择工作的权利和自由。所以你们一定要借助金融专业这一创业的好平台,在奠定了自己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才可以依照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

的生活方式。”
【八】
素琴无弦字无声。
“如果说在以往的社会中,货币之上还有皇帝、总统、家国、府政,那么新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已经在劝说家国、府政进一步减少对于国计民生的⼲预,让行银取代府政,让货币自行其事,以货币的流通规律

纵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许多的景象,是文学向金钱的妥协、臣服、倒戈、寄生”
在当前社会里,货币正在奠定它在人类社会中从未有过的至⾼无上的地位。在任何一个城市,走上街头看一看,行银不但比书店多,比公厕也多。那么,金钱,或者货币究竟又是什么呢?在以往的社会里,货币可以金条、银锭、铜板,更早一些是石头、贝壳、牲畜、布帛,后来就统统变成了纸币或支票,现在则变成了“电子钱包”即行银卡上的一串或长或短的数字。继科学技术对人类⽇常生活的框定之后,货币,尤其是在微电子技术装备之下的货币,将会进一步逐渐有效地清洗掉人间残留的一些诗情。
【九】
素琴无弦字无声。在这喧嚣芜杂的都市,面对文化精神的失落,****对纯粹的消解,人如何才能从文化心理升华出超然的人生境界,在现实中顽強地自我省察、自我检视、自我救赎?
杨绛认为要做到“万人如海一⾝蔵”、“怨而不怨,哀而不伤”、“心态之争与中和之美”首先应该“自己重自己”
海德格尔不甘于文学不敌货币这一失败,曾寄希望于“贫乏时代的诗人”然而,直到21世纪降临,诗人们并没有能够挽救时代的精神的贫乏,也未能给生活注⼊更多的诗意。
诚然,拯救的希望或许还会存在,那便是在货币体制外求生存的诗人,还有,从货币网罗中突围的、和你我一样挚爱文学的颗颗痴痴的心。
然而,在货币正在奠定它在人类社会中从未有过的至⾼无上地位的当前社会里,这种“自己重自己”“消失于众人之中,如⽔珠包孕于海⽔之內,如细小的野花陷蔵在草丛里,不求为‘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的超然,并非人人皆可以领略和有条件做到的。
M.UcC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