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山橡子树文集 下章
老屋
 老屋还是扒掉了。

 我虽是苦口婆心地劝,老先生没当耳旁风,依然他行他素。

 说是老屋其实并不老,是⽗亲在一九八二年盖成的。老屋的主体是砖瓦结构,只是左右山墙和后墙用些草辫子,但在草辫子的外面卧了一层砖,从外观上看就是一栋砖瓦房。老屋是四大间,耝柁大檩,檩上挂椽,典型的东北农村民居式建筑。说实话,老屋再住个四五十年不成问题,修修补补,住上一百年也是它!

 盖老屋的时候家中并不宽余,没有钱,但⽗亲还是硬着把房子盖起来。⽗亲的心思我清楚,他以为老三和老先生已经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要有一所像样的房子。俗语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事先没有准备,房子盖得很仓促,房木是从当时的七中校长老左那儿借的。这是⽗亲一生中盖的最后一所房子。

 ⽗亲一生盖了三次房子,历时二十年,从无立锥之地起,先是两间,后是三间,再后是四间,后两次都是扳倒扶起。每次盖房子都给我留下深深的记忆。

 盖两间房子是一九六二年,恰逢三年困难时期。我四岁,刚记事。这是两间草坯房,是⽗⺟用汗⽔堆起来的。房木是从亲属家借的;坯,是⽗⺟用一早一晚和中午在生产队劳动间歇的时候脫成的;苫房草,是⽗⺟利用雨休的时间在西河套割来的,晾⼲后,一扛一扛扛回来的。

 ⺟亲站在齐深的⽔里,打臭蒲草的艰辛我终生不能忘记。那时我已经能跑能颠,没人看护,每次⺟亲去西河套打臭蒲都要带上我,即便是瓢泼大雨。⺟亲把我放在大坝上,用一块塑料布把我罩住,她一边打着臭蒲,一边给我讲故事,怕我‮觉睡‬冻着。房子盖起来,成了我启蒙的学堂。

 盖三间房子是一九‮四六‬年秋。⽗亲在“四清”运动中与⽩城子来的工作队弄僵了,丢了“票”逆境中的⽗亲用劳作来打发郁闷,利用晚上有月亮地的时候到山上挖石头,到大庙的废墟上抠残砖。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开始动工,盖房子。说到⽗亲票的事还要补上一句——到一九八五年平反时,⽗亲已经卧病在,他拒绝了的召唤,让我着实生了一肚子气。那时我刚⼊,是⽗亲的政治污点,延迟了我组织问题的解决。

 农历的八月十四竖架子。那天风和⽇丽,⽗亲一扫往⽇的愁容,很⾼兴。老木匠⻩师傅刚把脊檩挂上,就见一只大公飞上脊檩由东向西跑起来。这是个喜兆,⻩师傅一边叫着⽗亲的名字一边喊:“金上梁,越过越強!”⽗亲听到⻩师傅的喜嗑,从兜里掏出一张绿票子——贰元‮民人‬币赏给了⻩师傅的儿子——小木匠。在三间房子里,我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到中专的学业,结婚成家。

 盖四间房子——老屋时,发生了不幸,上瓦时来了一阵大风,⽗亲从房脊上摔下来,不长时间,⽗亲患上了糖尿病,从此他的⾝体每况⽇下,直到一九八六年去世。

 ⽗亲劳作一生,没留下其他物件,只留下了这栋老屋。我对老屋有种异常的亲切感,特别是在逆境中,一回到老屋就像回到了避风港,就想起坚毅的⽗亲。

 老先生的新居盖了起来,是五间大房,在老屯中数一数二的好。我知道老先生盖这样好的房子是给儿子娶媳妇做准备。这准备,让我更加怀念⽗亲,也有了对老先生的理解。⽗亲就是儿孙的马牛。

 我忘不了老屋,也同样赞赏老先生盖就的新屋…  m.uCcxS.cOm
上章 北山橡子树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