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部——尘埃落去,西藏的历史
国中西蔵地区,地处国中西部⾼原,

通险阻,⾼寒缺氧,內地文人墨客勇于涉⾜者寥寥,汉唐以降直至近代,留传至今的古代汉文典籍中关于西蔵人文、历史、风物、民情、地貌、宗教的记载与有关西域的文献相比较,实在是少之又少。
当人类进⼊19世纪以后,特别是西方家国在完成了工业⾰命以后,依仗坚船利炮叩开东方帝国的大门之后,西人贪婪的目光穿过⾼耸⼊云的喀喇昆仑山,牢牢地盯住了神秘而辽阔的西蔵⾼原,久久不愿离去。在历时一百多年的岁月里,有关西蔵成了西方列強们趋之若鹜的探宝之地,关于国中西蔵地区人文历史、民情风俗、山川地貌、宗教制度的探索和研究如同国中敦煌的研究一样,首先在西方文化学术界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嘲,无疑,这种⾼嘲绝非纯粹的科学考察和文化研究,隐蔵着列強们掠夺资源,拓展殖民地的


野心,也

含着华中民族在百多年积贫积弱的苦难中蒙受欺辱的辛酸。
西蔵是神秘的,西蔵的魔幻

究其

源何在?在汉文典籍中,有关西蔵历史文化的详细记述的严重不⾜,造成了后人延续至今的对西蔵地区在认知上存在许多空⽩。
西蔵,汉代称为吐蕃,唐代称为乌斯国,明代称乌斯蔵,清朝称图伯特,或称唐古忒。西蔵地处国中西部⾼原万峰之间,为西部“极朦之地”享誉世界屋脊之美誉。境內群山⾼耸,雪盖如云,舂夏季节,冰雪消融,百源汇流,自墨竹工卡而下,向西南奔流,形成⽔流湍急,气势恢宏,一泻千里的雅鲁蔵布江,颇得天地之灵脉。
西蔵布达拉宮是闻名于世的蔵传佛教圣地,飞阁层楼,金光灿灿,丽⾊夺目。别蚌、⾊拉、甘丹、桑格四大寺,拱朝布达拉宮于东西南北四方,东部与四川、云南连界,西北与青海接壤,其北部直达青海河湟地区,西部连接享有万山之祖的帕米尔⾼原,西南穿越雅鲁蔵布江大峡⾕直达喀喇昆仑山之南麓的灵芝地区。
世代生息于雪域⾼原的蔵族人以其信奉的佛教领袖为宗派分为三大部,包括:康区、卫区、蔵区,康区即察木多一带,地处西蔵⾼原东部,与川滇

界,卫区指拉萨及大昭寺一带,这一地区是西蔵的中心地区,也是西蔵经济、文化、宗教活动的中心,蔵区包括后蔵地区以扎什伦布寺为中心一带。这三大地区,都是蔵传佛教番僧之渊薮,⻩教之总汇,三个地区的僧俗民众尊崇和信奉蔵传佛教,敬信喇嘛,最为崇信的就是赖达喇嘛、班禅喇嘛、葛玛巴喇嘛、沙玛拉喇嘛,东部康区以葛玛巴喇嘛、沙玛拉喇嘛为领袖,是葛巴派的属地;中部卫区属于赖达喇嘛的属地,南部蔵区是班禅喇嘛的属地。在蔵族僧俗民众心目中,被他们所信奉的如赖达、班禅、葛玛巴等宗教领袖地位是至⾼无上的,被奉若神灵,钦为活佛,凡被尊为“呼毕尔汗”者,相传能知晓自己生前的经历和事情,人们因此而倍加敬重。
关于唐代以前的西蔵,汉文典籍《从书集成。西蔵记》一书中记载道:“番民风俗,鄙污不堪,人皆垢面篷头,形类⽝羊,无论僧俗,莫不以利是贪,为上古所不化之地。自唐代孝武德皇帝以公主下嫁番王,和亲之后,始与国中通往来。唐公主好善,修大召二寺,并筑城于布达拉为宮殿,唐番二国,分定疆界,设立盟誓,不相犯侵,立碑于大昭寺前,永为誓约。”
m.Ucc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