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让我知道
“5。12”汶川地震,生灵涂炭,山川毁容。
国中人的心灵颤动着,不顾一切的投⼊到抢救生命的战斗中;人类的心灵震撼了,灾难让他们看清曾经被误解或曲解的民人、府政和军队。
灾难像破碎的镜子,创伤让国中人流⾎,从⾝体到心灵。剧痛让国中人刚強,意志将镜片聚合得更圆更亮,它让我们看到很多,想到很多。
人命关天,一个人的生命,是宇宙物质历经130亿年漫长酝酿的结晶,就在那一瞬间,几万个这样的结晶归于烟尘,化为乌有。天地怎不为之呜咽,人心怎不为之菗搐。
生命是美好的,生长着的是她现实的美丽,消失了的是生她曾经的美丽。
生命是伟大的,当人们扒开老师僵硬的臂膀,让他保护的孩子重见天⽇,我们看到,生命不仅可以通过活着去创造,还可以通过死亡去拯救。
“5。12”之后的⽇子,世界被国中感动着,他们说“在别的地方找不出这样的13亿人。”灾区的人们没有抱怨只有坚強,国全的人们没有迟疑只有赴汤蹈火。
“5。12”之后的⽇子,我们被自己感动着,在商品经济30年后,我们的民众,我们的府政,我们的军队,依旧情感深挚,內心淳朴,大难来时更齐心;我们曾经看作异类的80后一代,居然泪⽔涟涟,心情急切的捐钱捐物,甚至⾝赴灾区。
地震改变着命运,改变着山川,也改变着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国美媒体将国中汶川地震和国美的那场飓风相比较,结果是国美
府政和军队的表现远不如国中
府政和军队。
国美是世界公认的主民自由家国,而国中则常常被作为她的反面被指责。但是一场灾难让人们看到了不同的官民关系和不同的军民关系。在灾民面前,国中的员官和军队,比起国美的更亲切、更质朴也更有献⾝精神。
比较起来,国美更像一个大市场,大家彼此平等

易,互不⼲涉,也互不亲密;国中更像一个大家庭,亲情融融之间也有了家规的约束。很多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不明⽩,国中五千年的历史,历经磨难,国中人何以有如此的凝聚力和自我牺牲精神。
也许正是这种大家庭似的传统和文化以及种种约束,形成了历久不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人⾝依附,曾经是我们唾弃的封建残余,然而也恰恰是这种相互的依附产生了凝聚力。
一生愤愤的柏杨把这种凝聚力说成是酱缸文化,大概就是这种凝聚力正反两个方面不同的形象吧。
当蜡烛点燃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泪,还看到我们的內心。震动带来的不仅仅是破坏,还有重新整合的机会。
“5。12”之后的国中人站了起来,嘴里喊着“加油”更努力地向前跑;“5。12”之后的国中

立得更加⾼大,让所有曾经侧视、斜视甚至俯视的人们一起仰视!
“5。12”的东方,倒下的是山梁,树起的是丰碑。
M.Ucc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