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一辈子的事情
二十多个小时了,一直纠于结一个词语,到现在了,也不能确定自己配不配用这个词儿,因为在我看来,这应该是世上最不能随便拿来用的词语了。
前些⽇子,老龄委来了一个文件,说是要举办十大孝子评选表彰活动,文从我手里经过,心里就是一阵惊喜,觉得在人们极度追求物质享受的年月,还能大搞这样的活动确实不易,这种活动也的确到该搞的时候了。我常常在想,经济快速发展已经使人们只陶醉于物质的拥有,而就现在的物质发展而言,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度,与十几年前相比用“飞跃”二字都不为过。在我看来,物质的发展应该与思想的发展是同步的,如果物质发展了,精神境界和民人素质还停滞不前的话,这样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泡沫式的发展,而这种泡沫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现在县上有了这种提法,的确是与时俱进,这真如同酷暑里的一阵凉风让人受用。心中惊喜之后,文就传出去了,也不曾想过这文传来传去竟然又回到了我的手里。而在众多的人眼里我竟然配上了这个“孝”字?
自从这文件接到手里,我已经被四个人劝过了。他们既是我的导领又是对我非常关心的朋友。每一次他们劝我,我都推辞,总觉得“孝”这个词语太沉重了,我是无法负担的。再说我的老人都没在⾝边,唯一在的就是岳⺟,而岳⺟在这儿,与其说是我们照看岳⺟,还不如说是岳⺟照看我们。我以何能耐承担“孝子”之名呢?
孝是一辈子的事情,而我刚到而立之年,以后的生活我是否能像同事们说的待岳⺟如同亲生⺟亲一样呢?
不过想了一天,也想出了些关于这个词语的一些看法。不知道能不能为别人所接受,但我至少要为自己能和这个词语联系起来找些理由吧!
孝是一辈子的事情,一辈子是漫长的过程,⼲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并不难,一时冲动就能成全,可是谁能一辈子都冲动着呢?我并没有⼲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与长辈只是平静的生活,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没要奢侈新鲜的生活,甚至老人过生⽇了,连块蛋糕都没有。要说写我的岳⺟,我更有些不敢提笔了,有些惭愧的说不出口,岳⺟来我这的时候,

子孕怀7个多月,刚从学校请假回来。从那个时候起,直到以后女儿出生长到四岁,我们一家三口和岳⺟都挤在不到十平方米的一个住处里,岳⺟、英子、女儿和我用一个帘子挡住,那个时候,我们不仅住处简陋,而且生活简单,我那微薄的工资收⼊是无法养活一家人的,所以岳⺟还经常接济我们。那个时候,让岳⺟受苦了,又怎么能配得起孝顺二字呢?再说哥哥姐姐哪个不孝敬岳⺟,他们与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能做的只是不让老人担心,不让老人难过就満⾜了。前年我们搬到了教育局院內新盖的单元来住,这房子也是在岳⺟一家鼎力的支持下才买到手的,搬过来后,我们就告别了曾经的单⾝宿舍和小窑洞,觉得幸福指数一下就提⾼了很多。可是我们买的是六楼,岳⺟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每天接送孩子、买菜、散步,要走很多来回,让岳⺟受这样的罪也是我的罪过,我们曾多次给岳⺟谈过,让岳⺟少散几回步,少买几回菜,少送几回孩子,由我们代劳,可是岳⺟从没有答应过,老人反到认为这样很幸福,很充实。
我回到家中,将这个事告诉了

子和岳⺟,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岳⺟,

子很支持我,说是不报了,但岳⺟却坚持要让我报,说是将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哥哥姐姐还会有意见吗?至于能不能评上,老人深信不疑,她说,处了这么长时间,这么谐和,这么舒心,这还不幸福么?不是尽孝道的结果吗?岳⺟说,岳⽗走了,自己曾是多么的孤独、寂寞,过来后觉得生活一下有意义了,也不再寂寞难受了。我告诉岳⺟,我说人家评十佳孝子,是要有感天动地的故事的,而我们有的只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岳⺟就说我这种思想是不对的,现在不是那多年了,人们生活都好了,哪有感天动地的事情,能这样一天一天坚持下了就不容易了。岳⺟的话给了很大的鼓励,想想的确就是这样,孝就是要让老人⾼兴,而做一时半会让老人⾼兴的事哪家没有呢?难就难在让老人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态。大概也是自己觉得自己欠岳⺟的,所以就想办法让老人⾼兴。老人每天做饭,老人做了,就必须要回去吃,能推的应酬尽量推掉,能不参加的宴会都不参加。老人说过生⽇在家里过,那就在家里过,买些家人喜

吃的,约了哥姐,围在家里的大餐桌上,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无穷。老人关心孩子,所以孩子⾼兴了,老人就⾼兴,我们不管有天大的不顺心,在家里都要笑着,让老人感觉到孩子都是幸福的。老人不允许给女儿买⾐服,我们再疼女儿,也不能买,免得让老人难受。老人爱侍弄花草,我就倾全家之力将花草摆満房下。老人闲不住,连单位院里的花园也管了,而且还给自己开垦了两块菜地,这些事情做起来都很累,我们心疼老人但却不能阻止,老人闲不住,闲住了才难受,我们就去协调,就帮着老人⼲。忙了一周到星期天了,我央求老人歇下,自己亲自下厨为老人做一两顿饭,每周如此,总不间断。这就是我们平凡的生活。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尽孝道,我觉得不配,但老人说,这就是。
老人坚持说是,我就相信了。因为孝就是让老人⾼兴,老人都发话了,我的说辞岂不显得虚伪?
其实想想,哪个孩子不欠⽗⺟的?大家都一样,但为什么“孝”这个词语经常被人遗忘呢?与孝相比,有一个同样让人感到温暖的词语,还是经常被人说起的,那就是“感恩”我们感恩共产

,感恩朋友,感恩老师,但是很少说感恩⽗⺟的话。其实⽗⺟才是最应感恩的人,一个连⽗⺟都不感恩的人,怎么能感恩社会呢?孝应该是感恩的开始和终结,它是立人之本,谁将它遗忘了谁注定也要被社会所遗忘!
m.uCc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