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半团圆文集 下章
滚滚红尘:三毛
 童年时期的三⽑,因为格的刚烈和颓废的心态,常常要出事,使⽗⺟担心。事实上,三⽑童年的悲剧来自于她格里的过分敏感。她的敏感为她带来了文学造诣上非凡的天赋,但也因此在初二时被老师当场侮辱等事情上受到更深的伤害,最终选择了在家自学。当然,自学使三⽑各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文学,感受文字的美。

 三⽑从一个病态女孩变化成光健康的女人的过程是一种⽔到渠成的过程。在各国之间的游学经历她被风吹雨打成有着豁然、笃定的神情的三⽑。这样的三⽑,显然不缺乏追求者。作品《倾城》中有着深得像口井的的眼睛的军官,⽇本籍的富商同学,后来成为外官的德国同学,‮湾台‬籍的在美博士,还有后来成为她的丈夫的荷西…这些经历都为三⽑的留‮生学‬活添加了⾊彩,增加了她的阅历,让她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变得更加现实,有所长进。

 三十岁时,三⽑与荷西公证结婚。三⽑最初会和荷西结婚是感动于荷西的痴情。荷西从遇见三⽑起便梦想三⽑能够成为他的子。虽然曾经遭到三⽑的拒绝,但一直谨记着那个六年之约。六年以后,历经沧桑的三⽑为了排解德裔未婚夫的死带来的內心创伤,再次出国来到西班牙,在朋友的安排下再次见到荷西,感动于他对自己的深爱,再加上三⽑对平和的生活的‮望渴‬,她答应了他的求婚。而荷西无疑是最懂三⽑的人,他理解三⽑所有不被理解的决定。他们之间没有经过很热烈的爱情,但由于三⽑对婚姻生活的把握和彼此情的投合,感情反而更加炙热。与荷西一起在沙漠的⽇子里,她成了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努力有声有⾊的打发着漫长而苦闷的悠悠岁月,文字上也随着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来,逐渐串成《撒哈拉沙漠》这一本小书。三⽑选择了荷西,是选择了她最能伸手触摸的幸福。

 然而,幸福的⽇子终因荷西的潜⽔丧生而中断。因为荷西死在三⽑的怀里,造成了永恒,他在三⽑的心中的价值就永远被提升了。三⽑在倍感伤痛的同时,也开始看淡生死,看穿了她一生中没法看清的问题。她开始学会有着一颗宽阔的心灵。在她的心里,没有惧怕,没有悲哀,有的只是一丝别离的怅然。这种怅然,是荷西的死带给三⽑的心的凋零。她不再是沙漠里那个光芒万丈的女人,因为生命的情势变了,那种物质也随著转变为另一种结晶,这多少反应在她后期的作品里。少了情与活跃,更多的是生命的沉淀。

 世人眼里的三⽑,是一个四处流浪的传奇女子。但她也是一个实际的女子,也希望生儿育女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一刹那的喜悦。而三⽑,最终选择了听从她內心的召唤,向着荷西,向着远方,永远地离去,结束属于她自己的滚滚红尘。  m.UCcXS.cOM
上章 半团圆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