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第一回合
李向东原以为张老板的事对他来说,该告一段落了,那边还发生什么事,自己都不会揷手了,再揷手,就像长市说的那样,管得太多了。
各人有各人的职责范围,各人有各人管的事,管过了界,就是抢夺人家发挥的空间,抢夺本该是人家的功绩,如強盗抢夺人家的钱财般。何况,张老板那边是国強管辖的地方,属城郊区的事。
城效区的区委记书是谁?是国強。他们是副长市候选人的竞争对手。在这种关键时刻,他抢夺国強的发挥空间,抢夺本该是国強的政绩,居心何在?
虽然,他和国強是朋友,国強也没往心里去,相反地,在遇到波浪村村民纠纷时,国強还主动要求他去处理,但是,他不能不考虑到其他人。那些人是怎么看的呢?怎么想的呢?他们知道他李向东和国強是朋友吗?是什么样的朋友?官场上的朋友也算朋友?他们知道国強曾给你打过电话,叫他李向东帮忙处理吗?
这么想,李向东就有点心虚了。
他问自己,国強是不是那种人?是不是在暗算自己?他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要他帮忙处理村民纠纷,是否别有用心?正像⻩说的那样,如果,把事情搞砸了,那他李向东就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即使现在事情处理好了,也会在别人眼里留下一个抢夺功绩的嫌疑。
他想,不管处理好,处理坏,他李向东都两头不是人,而怎么样的一个结果对国強都十分有利。
李向东沁冷汗,背脊发凉。
不过,他认为国強不会是那种人,更不会那么可怕,只是,不可避免地,这事已产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影响。
他想,自己的确是急进得过头了,让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告诫自己,要低调!制服了老板钟,显示了他的技⾼一筹,他就应该低调了。在低调中享受胜利,享受别人的称赞,享受别人在副长市候选人的天平上加重他这边的砝码。
他安慰自己,现在低调还为时不晚。
李向东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轨道,管自己范围內的事,⼲自己应该⼲的活。幵会能不坐主席台,他就不坐主席台,电台电视台的记者要采访他,要他谈城建方面的东西,他也一一谢绝。
然而,他还是成了议论的焦点。
听说,市委记书在市委常委、长市联席会议上,不点名地批评了李向东。他在阐述某一个观点的时候,提到了李向东处理村民纠纷这一事件。他说,我们的⼲部,特别是导领⼲部,不能只关心企业发展,而不考虑民人群众的利益。前几天,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这里就不点名了。
他说,表面看,群众有误会,对政策不理解,但我们有没有从自己⾝上找问题?群众为什么会集体闹事?用**阻档推土机,不准企业施工建厂房?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脫离了群众。我们在帮助企业的时候,考虑到群众了吗?注意到他们的情感了吗?没有!群众这种情绪的聚集不是一时半会的,这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是有计划的。为什么我们竟不知道?我们就知道为企业办事,为老板办事。
他说,我承认,事件处理得还让人満意,影响没有进一步扩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事件处理得让人満意,就不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我们**人要敢于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不⾜。当然,我在这里幷没有批评的意思,只是给大家提个醒。哪一天,我们每做一件事首先考虑到民人群众了,这个⼲部就成

了。
来传话的人说,当时,长市就不客气了。他对市委记书说,有一个概念我们要搞清楚,是我派去处理这件事的⼲部没考虑到群众呢?还是城郊区那边没考虑到?我派去的⼲部应该要考虑群众可能发生的各种思想动态,但城郊区更应该负主要责任。
来传话的人说,长市这话一说,会场议论纷纷。都不是小孩子了,谁应该负这责任,稍稍分析就清楚了。城郊区的责任怎么能推到你⾝上呢?
…
李向东不发表任何意见。
他想,这传话的人和他说这事,当然是在站李向东和长市的角度,挑那些李向东和长市听了都舒服的话说。如果,传话人是和市委记书那边的人说这事,那就会是另一种说法了。
但是,李向东却掌握了这样一个信息,市委记书批评了他。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何况市委记书。他难道会分不清谁更应该负这责任?他是想在

蛋里面挑骨头,想挑出李向东工作中的不⾜,挑不到了,就用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批评李向东。
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是想通过这段话向别人传递一个信息,在他眼里,他李向东还有许多不⾜,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还不是一个成

的⼲部。
为什么在这关键的时候这么做?
显而易见,他在向别人传递一种态度,让李向东当副长市候选人,他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也正是长市为什么毫不客气地站出来的主要原因。
李向东很为长市的

⾝而出而感动,也很为长市关心他爱护他而感

,但是,他已意识到,这澈争的主动权正渐渐消失。
毕竟,长市只是二把手,大家更看重一把手的态度。
李向东很认真地分析,市委记书为什么对自己持反对意见呢?难道因为王秘书?因为老板钟?他觉得不存在这种可能。其实,市委记书对他一直持反对意见。不管他有没有处理张老板征用地事件,有没有得罪王秘书、老板钟。
一直以来,李向东对自己充満信心,只是一种盲目乐观,或者说,那时候,市委记书还没出招,他认为没必要太早出招。于是,他李向东,包括长市都充満了信心。现在,市委记书认为时间到了,该出招了,于是,就有了这段不合逻辑的说话。正是这种不合逻辑,才

发了长市的毫不客气,才越发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一个回合,长市掉进了陷井,被对手利用了,可见市委记书的功力。
还有第二回合吗?
第二个回合又将会怎么样?
');
M.Ucc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