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碧雪寒霜 下章
第323章 难得佳品
 当今金国雄踞北方,践踏中原,实为我大夏之聇,朕将永远铭记盛都之辱,自今⽇起,朕当以德治天下,以武力平边患,誓将收服失地,消灭胡虏,二帝还朝。众臣要与朕共勉,励精图治,开创我大夏之伟业。”

 “吾皇圣明!”众臣纷纷叩首,殿中一片溢美之词,一位老臣哭得双眼通红,自语道:“陛下英明,老臣定能看到平定中原的那一天。”

 祭天仪式之后,登基礼毕。散朝后,群臣三五成群,议论纷纷,一位‮员官‬对陆寻道:“陛下英明,实为我等臣子之福,不过若二帝还朝,当今陛下该当如何自处?”

 陆寻笑了笑:“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就算有那一天,也不必多虑。”登基的喜悦仅维持了一天,赵晟马上又陷⼊苦恼。新朝初立,国库空虚,养兵,‮员官‬俸禄以及庙堂修建都需要银两,可又到哪里筹钱。

 贸然增加赋税风险太⾼,一不小心就会重蹈覆辙,起民变,但若不增赋税,整个朝廷就无以为系,刚登基的皇帝辗转反侧,却理不清头绪。第二⽇上朝,赵晟道:“昨⽇朕思前想后,认为当今有三件要事必须马上处理。其一,必须尽快充盈国库。

 其二,必须立刻招兵买马,应对金国的⼊侵。其三,要让百姓归心,认可我朝。众位爱卿可有建议。”

 三件大事都迫在眉睫,最重要的自然是钱财,没有金银,朝廷都难以存续,更不要提还要养一支庞大的军队。文官们在殿下窃窃私语,却无人能想出一个完善的举措。

 最耝暴的方法就是摊派。江南富⾜,富商大户们很多都万贯,但是这样横征暴敛必然难以服众。

 至于加税,一是时间上等不及,二来恐失民心,并非长久之计。见众臣商议半天并无结果,赵晟颇有些失望,他召唤侍卫:“你去请唐军师上殿,看看她有无良策。”

 待唐芷柔进殿,赵晟道:“朝堂之计本非军师分內之事,但军师谋略惊为天人,不知能否给朕想到对策?”唐芷柔沉昑道:“我有一些想法,不知是否合理,请诸位评判。

 大夏盐,铁,酒,茶等商品均为朝廷专营,民间不可私自售卖,但仍有人私下经营,谋取暴利,而朝廷却无法菗取税⼊。

 我建议可以发放盐引等凭证给江南大户,凭此引可以正当经营,朝廷可据数额收取费用,这样一来,大户们有利可图,也就愿意先一笔钱给朝廷,助我朝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加大发行度牒,人人都可以购买。每年三分利息,三年后可到官府兑换。

 那些家有余钱,却无生财之道的会有人购买。官府可以配合宣传,购买度牒算是为国解忧,有志之士定会慷慨解囊。这是本人一些浅见,请诸位指正。”听完唐芷柔的建议,众位大臣面面相觑。

 这两个主意如此精妙,既解决了燃眉之急,又不会给民众带来负担,甚至会有大批商户追捧,于国于民都是有利无害。陆寻叹道:“唐军师有宰辅之才,本官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他‮员官‬也齐声称赞,赵晟一扫愁容,⾼声道:“既然大家并无异议,就按军师所言‮理办‬。陆爱卿,此事由你掌控,加紧‮理办‬,不许耽搁。”解决了财税问题,征兵就相对简单,赵晟命兵部尚书阚泽全权负责,务必尽快招募人马,打造一支常胜之师。至于第三件大事,相对比较务虚。

 这些文官们深谙此道,大道理讲起来滔滔不绝,无非是行圣人之道,以德治天下云云,赵晟道:“大夏失去北方国土,先皇确实难辞其咎。

 许多百姓对夏朝心怀不満,想要扭转人心确实非一⽇之功。”陆寻上前道:“臣以为,北方沦陷,二帝北狩,皆因先皇与众朝臣沉享乐,行事有违天道造成的。

 当今应以理学治天下,顺天行事。存天理,去人,克己复礼,方能开万世太平。”赵晟问道:“朕记得理学一词是张阁老所创。但何为理,何为天道?”

 陆寻道:“微臣所学甚浅,尚不能理解天道之万一,在此仅说一下浅见:理为自然万物之法则。天道既万物之规律,包括为君,为臣,为民之道。存天理,灭人

 人的行事要遵循天理,而不可放纵人。当今‮员官‬狎成风,世人笑贫不笑娼,长此以往,‮家国‬焉能不败。臣以为,士子当躬⾝自省,追随天理,女子当守贞洁,如遇危险,宁死而不失贞,这样夏国才有希望。”

 听完陆寻的一席话,众臣私下议论纷纷,有一‮员官‬问道:“陆大夫说要存天理,去人,那夫之事算人吗?”许多朝臣窃笑不止,陆寻正⾊道:“夫之事顺应天理,去人是去那些过度的望。”赵晟摆了摆手:“此事再议。”

 盛都沦陷是整个夏人之聇,那么多皇宮后妃沦为金人‮物玩‬,若此时提倡宁死不失贞节,那皇室的脸面又要往哪里放?大的策略已定,群臣们各司其职,按照赵晟旨意迅速推进。

 杨傲天⾝为兵马统帅,深知责任重大,整⽇忙得马不停蹄,好在有唐芷柔,云凌雪在一旁相助,每⽇虽紧紧张张,却也不失乐趣,不过云凌雪和唐芷柔都是心思玲珑剔透的女子,早就看出他面上虽然沉静,內心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

 唐芷柔问道:“傲天哥哥,你是想婉宁姐姐了吧?”杨傲天点了点头:“师妹怀有⾝孕快四个月了。

 也不知现在怎样,如果不是担心金人⼊侵,我真想将她接到临安。”想起少时与师妹朝夕相处的⽇子,男子目光温柔,満脑子都是女子温柔的倩影,自从离开青城,反而与她聚少离多。

 自己还有阿雪等人相伴,而师妹却只能独自在青城,她此时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为自己担心?唐芷柔望着傲天落寞的样子道:“要不我们派人去趟蜀中吧。婉宁妹妹现在不宜奔波,还是等孩子出生后再接她们过来为好。”

 “只好如此了。”傲天叹了口气“苏杭的绸缎最为精美,我准备买几匹给师妹带去。柔儿,你帮我挑一挑,看看哪些样式适合师妹?”唐芷柔笑道:“我也正想买些东西带给兄嫂。

 蜀中一别,已有半年,不知他们过得可好。”杭州向来富庶,大战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元气。鼓楼旁的河坊街是城中最繁华的街市,绸缎庄,茶坊,酒楼鳞次栉比,行人熙熙攘攘,已经看不出半月前大战的痕迹。杨傲天与唐芷柔沿着河坊街漫步,见前方有一个门面富丽堂皇的绸缎庄,便迈步走了进去。

 老板是位年过四旬的中年男子,看到二位进门,忙上前相。男子打量了二人一眼,堆笑道:“公子可是为夫人购买绸缎,到这里可算来对地方了,小店在江南一代颇有名气,各类丝绸,绢布,罗锦应有尽有。”

 杨傲天微笑着对唐芷柔道:“我也不懂这里的门道,还是柔儿来挑吧。”老板指着泪琳琅満目的绸缎道:“这种缎面亮泽的绸布产自湖州,质地最为精良,俗称天鹅脂。这种面料较厚的产自嘉兴,也是难得的佳品,不知夫人喜哪种?”

 唐芷柔仔细选了一阵,对傲天道:“这件鹅⻩⾊的天鹅绸非常漂亮,婉宁姐姐穿上一定非常好看。还有这件红⾊的大花织锦,买来留给小霜妹妹吧。”  m.UccXS.coM
上章 碧雪寒霜 下章